七月的商丘大地,麦浪翻滚,蝉鸣阵阵。国际教育学院三下乡活动——基层服务践行团商丘小分队来到梁园区双八镇,踏上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,开展一场跨越时空的暖心之旅。
纪念馆中的红色传承。走进毛主席视察黄楼纪念馆,时光仿佛倒流至1958年。当年8月8日,毛主席视察商丘县道口乡黄楼村(今商丘市双八镇)。毛主席步行至“七一”试验田,仔细查看作物长势,与群众亲切交谈,在乡政府食堂用餐时,他坚持自付粮票和餐费,饭后还关切询问老人的生活状况。毛主席的视察极大地鼓舞当地生产热情,如今黄楼村因地制宜发展草莓种植、林鸡养殖等特色产业,成为远近文明的小康示范村。
在这里,队员们学习了毛主席的生平、红色历史知识和几代领导人的指导思想。他们还“认识”了一位义务守护者——李西坤。李西坤主动看守纪念亭,担任义务讲解员24年。他坚持宣讲历史,直至2007年因车祸去世。李西坤老人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凡人身上的不凡品质,他坚守信仰,坚持做“真相的守护者”。没有赫赫战功也未位居高位,但在纪念馆方寸之地书写了精神史诗,大家都为这位平凡的英雄致敬。这一刻,红色基因跨越时空,注入了新时代青年的血脉。
孤寡老人家的暖心时刻。跟随着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脚步,带着鸡蛋、牛奶等慰问品,小分队走进了双八镇两对孤寡老人的家中。年近半百的大爷行动不便,他们将生活物资递到老人手中时,老人想要站起来迎接,小分队队员将大爷小心地搀扶到了椅子上,在他旁边还坐着一位奶奶,奶奶眼睛不好,看不清队员们的模样,队员们握着她的手,细心地为他们讲解防诈骗知识。
在另一对独居老人家中,一位慈祥的奶奶正在等候,在他们来到之后,奶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当小分队为两位老人讲解防诈知识时,奶奶表示之前她的老伴确实在相似的骗局中上过当。敬老院里的欢声笑语。双八镇敬老院,这所成立于2005年的养老机构,迎来了青春的气息。当队员们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踏入院门时,迎接他们的是一张张慈祥而略带孤独的脸庞。
小分队成员迅速分成小组,两名男同学将余下的牛奶和鸡蛋拿到老人们身旁为他们分发,另外的三名队员将自制的防诈知识宣传单分发给各位老人,面对不识字的老人,这几位同学为老人一字一句地朗读。临别之时,老人们笑着望着他们的背影。跟负责人告别的时候,负责人也满是欣赏地看着这群年轻人。
青春在乡间拔节生长。车窗外,商丘的田野渐渐远去,夕阳将队员们的身影拉得很长。纪念馆前毛主席高大伟岸的雕塑,敬老院里老人紧握不放的双手,孤寡老人家中一声声“谢谢”,一幕幕画面铭刻在青春记忆里。
此次实践活动,队员们收获满满。白天走访服务,夜晚总结交流,将所见所闻转化为成长养分。队长耿小航同学深有感触地说:“原来,青春的价值不仅在于书本知识的积累,更在于将温暖传递给需要的人。”众人纷纷表示,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,将认真学好专业知识,坚定信心跟党走,在为人民服务中奉献火热青春。